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三章(1 / 2)





  江夙生的骨灰归葬老宅墓地, 江家的事基本就了了,回来吃了午饭, 江媛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容城。

  “要是今天就回去, 我现在就去给你们买些鸽子蛋,要是明天再走,我就明早去拿。”

  附近有一户人家靠养鸽子致富, 鸽子一个月才下一枚蛋, 金贵得很,市场上要五六块一颗。

  也就是这两年家里生活条件好了, 梁东山吃药多身子虚, 需要进补, 江媛才舍得隔三差五买那么几个, 有时候稍便宜些, 就多买点攒起来, 给江汨罗寄过去。

  “都请假了,明天才走,今晚咱们可得好好唠会儿。”郑秀芝笑着回应道, 又道让她别忙活, 鸽子蛋就算了吧。

  江媛不愿意, “你们头一回来, 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能送的, 几个蛋就别客气了。”

  江汨罗跟梁睿是家里最小的, 没什么说话的份, 于是在一旁拿着小零食招猫逗狗。

  之前捡来的三只小猫养了这个把两个月已经胖起来了,尤其二黄和三黄两只橘猫,圆嘟嘟的, 跟从前胖若两猫。

  满眼都是机灵, 和十五一个姿势的蹲在地上,江汨罗手里的逗猫棒一甩,它们立刻扑将上去,扑着扑着大黄狗一下冲过来,将三只猫冲散,然后趁她不注意咬住逗猫棒往旁边一扯,逗猫棒光荣牺牲。

  狸花猫阿狸和初一在沙发上趴着,一个看电视,一个打哈欠,反正不掺和兄弟姐妹们的事。

  正专心逗猫,忽然听见郑秀芝笑着说了句:“今天还是父亲节呢,老梁跟老郑的节日,今晚喝两杯庆贺一下啊?”

  江媛是不懂这些洋节的,平时也不注意,“啥?今天父亲节的话,那母亲节啥时候?”

  “母亲节早都过了,五月份的。”郑秀芝笑着道,又问,“阿罗送你礼物没有?”

  江媛翻个白眼,“没有,我们家不习惯过这些个节。”

  江汨罗闻言立刻哎了声,“送了!我跟阿睿不是给你打过钱了么!?”

  江媛啊了声,想了想,“哎,好像真有这么回事,我还寻思你俩怎么都给我发红包呢。”

  “我发节日快乐你没看到啊?”梁睿学着他妈的姿势翻白眼,吐槽道,“你就净看见个红包。”

  江媛瞪他一眼,又回过神来,“母亲节你俩给我发红包,今天是不是给你爸发红包了?”

  这问题一问,所有人就知道事情要糟,郑秀芝连忙想打岔换个话题,没成功,不由得一脸抱歉,直怪自己多嘴。

  江汨罗睁着眼说瞎话,“没有啊,今天太忙了,没顾上,而且父亲节本来就不好记,阿姨没说我都忘了。”

  梁睿低着头,闷闷的附和一声,“是啊是啊。”

  郑秀芝看看他俩,冷笑一声,转头对梁东山道:“你手机我看看。”

  梁东山都来不及拒绝,衣兜里的手机就被抢了,他手机也没密码什么的,江媛一下就打开了,轻车熟路的点开他的微信余额,哟呵一声,“两千,你姐俩怎么不每人多给二百五凑个二千五啊?还跟我撒谎,真是胆儿肥了!”

  “有吗,没有,你问的是今天啊,我又不是今天发的,昨天就提前给红包了。”江汨罗耸耸肩,一点都不心虚。

  梁睿本来还缩了缩脖子,但一看他姐的模样,立刻就理直气壮起来,点点头。

  江媛哼哼两声,回头把梁东山的钱发给自己,“你都不出门,要钱做什么。”

  “……我给阿狸它们买吃的和玩具。”梁东山素来什么都听她的,这次竟然难得反驳。

  江媛一愣,回头看了眼三只小猫,嫌弃的直皱眉,“小东西怎么这么能吃,十斤猫粮不够吃两个礼拜,比人都吃得多!”

  她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把手机丢回去给梁东山,那声“红包来啦”的提示声始终没响起。

  与其说是回来参加江夙生的葬礼,不如说是他们两家趁机联络感情,毕竟对他们来说,江夙生始终是个故去许久的人,再多的悲伤也有限。

  “早点睡,明早吃什么?”夜深了,临睡前江媛问江汨罗。

  江汨罗楼梯上了一半,闻言停下来想想,“鸡油小花卷?”

  “……你可真会挑,我还得早起杀个鸡。”江媛瞪她一眼,抱怨道,又挥挥手,“赶紧消失,看见你就烦!闹心!”

  她吐吐舌头,飞快的上了楼。

  夜色深沉,又转瞬即逝,夏季天亮得早,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这个周一原本很普通,但对于沈延卿而言,又意义非比寻常,他总觉得,只有过了今天,得到一个想要的答案之后,那件事才会彻底的成为过去。

  “容城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张阳到庭。”

  “下面法庭核实被告人的身份情况……”

  一桩故意伤医案于上午十点在容城第三中院开庭,这件事发生之后,就有新闻媒体在采访相关部门领导时提起过,已经被盖章为“严重的刑事犯罪”。

  但媒体一直没能采访到这次事件中受重伤的医生本人,军区医院上下都三缄其口,只通过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外宣称受伤的医生本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令外界对这位医生的身份十分好奇。

  直到今天公开审理,媒体才知道这位医生具体姓甚名谁,以及事情前因后果是什么。

  事件里另一位受到波及医生是何灿,她今天跟着主任陈秀生一起出庭,陈述时几乎泣不成声的说起这件事对沈延卿的打击有多大。

  “我的师兄,师从心血管外科泰斗杨锦和老先生,是老先生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擅长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不计其数的患者在他手下起死回生,他主持过国家级科研基金,省市级科研基金,共计发过51篇的sci论文,还曾经去过德国海德堡大学综合医院当访问学者,他有如此完美的履历!”

  “老先生临终前曾经嘱托他,要专心于学术和科研,致力于发展我国的心脏外科事业,解除更多病人的痛苦,这么多年他都做到了!每个病人过来,不管贫穷富贵,他都一视同仁,都给加号,有时候一天看一百多个病人,晚上一直忙到十点才离开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