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7节(2 / 2)


  在这个学习书籍以及设备都不算多的年代,对于好学的人来说很吃亏的。

  有了社团,也相当于大家有了一个交换资源的平台。

  有事儿当然得去找辅导员。

  李老师一听她搞外语社团,一惊,“你不是搞了个辩论协会吗?”

  苏青玉道,“辩论协会是针对我们自己的班级的,有没有教室没影响。但是外语社团,是各个院系都可以参与进来的。大家平时上课碰不上,有了自己单独的空间,才能有机会交流。”

  李老师有些担心,“你搞这个不会影响学习吧,你们学习任务也很重啊。外语虽然重要,但是专业科目学习更重要啊。”

  苏青玉摆摆手,“老师你得对我们京大的学生有信心,各个都是人才,分到单位那都是中坚力量,更不用说做个社团了。办事能力都特别强。社团成立之后有分工的,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管理的方面,不是我一个人干活,我最多就是统筹管理。平时干不了什么。”

  作为一个领导,她向来是分摊任务下去给大家一起做的,这样才能将领导的用处发挥最大化,啥事儿她自己做,耽误时间,而且早晚累垮。就和这次辩论会一样,只安排任务,各个班干部都干的很好。她最多就是出个辩论题,主持一下。中间基本没事儿,还抽时间去外语系弄了个英语角和外语社团。当然,这也多亏自己的同学们确实能力强,一点都不用她操心。作为领导,可能这是她领导的最优秀的一批人了。未来哪里去找从上到下都是京大的员工和下属?

  李老师听到她这话,看了看自己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公务。

  再看了看苏青玉这个班长。

  苏青玉立马道,“而且老师,我觉得忙碌点也好,这才更有人生意义,在别人眼里存在感更强烈,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老师咳了咳,“教室的事儿不好说,毕竟外语社团一听就是外语系的事情,我们系里弄个教室出来……”

  “那咱们系里多有面子,咱只当个兴趣爱好,都能办的有声有色的。这说明我们系里的学生多么爱学习啊。”

  苏青玉说完,又道,“而且吧,咱办好了,咱系里再安排几个学生去参与学校学生会竞选,胜算不更大吗?”

  李老师道,“你搞这么多就是为了学生会?”

  苏青玉麻溜摇头,“顺带的顺带的,主要肯定是为了学习啊老师。学习是我辈学生首要任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我们的信念。”

  李老师琢磨了一下,还是准备答应。

  自己班上学生这么爱学习,也愿意做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当老师的当然也要给与支持。

  反正和系里申请一下,好歹把态度给表一表,总不能让学生们失望,觉得自己这个辅导员什么事儿都办不来,以后更不给面子了。

  哎,给一群有才华的年轻人当老师,他这压力也是很大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八点见。

  第188章

  京大每个系里都会有一些空教室或者空的办公室, 进行资源储备。总不能要用个什么地方存放东西, 或者增加老师安排办公室安排不出来。

  目前京大第一次招生, 老师也不算多, 所以空办公室就有一些。

  经济学系里也有。

  李老师紧张的打了个申请递上去了。

  这个申请的内容都是苏青玉填写的关于申请的这个办公室的用途。

  这还是第一次有学生团体申请这个,而且还不是学校正式的学生会成员, 是学生们私下里自发成立的一个社团。

  系主任特意找李老师来问清楚这事儿。

  李老师担心说不清楚,把苏青玉也叫上了。

  系主任同时也是苏青玉班上的任课教授孙教授。

  所以苏青玉也不紧张,这位老教授平时上课的时候和蔼可亲。

  孙教授道,“你们这个社团具体有什么用途?”

  “主任,用途十分多。我们很多学生家庭贫寒,买不起学习资料, 在这里就能和其他有条件的同学共同分享。当然也不会白用, 因为他们也要负责总结各个资料上比较好的笔记,和大家分享。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我们还准备凑点钱买一台二手的磁带播放机,平时练习听力用。以后我们还可以在外面找活干,在社团里发布任务。有能力愿意接任务的学生, 可以一展所长。我们都认为, 学习是多样性的, 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孙教授道,“你们准备接收多少人?”

  “目前我们准备只接受五十人。人多了不好管理,容易出乱子。等管理规范之后, 我们还可以开分团。各个系里组织一个社团分开管理。”

  孙教授笑了。

  这还搞出分团来了。

  这队伍拉的挺大的。

  学生们爱学习,孙教授当然也不支持。这些孩子们可都是未来建设国家的力量。总不能打击他们的信心。

  “小教室可以批一个给你们,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为了搞这个外语学习影响其他课程,被其他授课老师指出来了,那教室必须收回来,而且你们还要解散。怎么样,有信心吗?”

  苏青玉啊了一下,那万一就偏科怎么办?

  她认真道,“主任,那……我就把我们社团加个规定,但凡有挂科的同学,一律开除社团。直到开除到一个不剩为止。这样解散,大家也心服口服。”

  李老师顿时笑了。

  苏青玉道,“我觉得主任说的很对,主课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个社团本就是业余社团,如果有挂科了,那说明主课没学好,那就不存在什么业余时间了。如果大家都因为参加社团挂科,那么这个社团直接解散,是最好的结果。您看我这样安排好吗?”

  孙教授严肃道,“可以。但是我希望不会有这么个结果。”真要是一群人挂科,任课的老同志门可真好捶胸顿足了。

  教室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有主任发话,系里就在一楼的最里面一间平时当仓库用的单间办公室也让出来了。

  里面如果全都在,可以容纳二十个人排排坐。大家都是不同院系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不存在几十个人都在一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