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219坏消息和好消息(1 / 2)

0219坏消息和好消息

王恭、孙泰相继离世后,似乎一切都恢复到了往日,其实这只是看起来如此而已。

此时殷中堪、桓玄、杨铨期的盟约尚在,而司马元显对他们、以及对刘牢之都不敢掉以轻心,朝廷和军阀都没有完全解除戒严的命令。

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的却是让人难以忽视的暗流涌动。

与范二之前所料一致的是,自从王凝之回到京城之后,江州的局势就大不如常了,货运队再想如以前一样出入彭泽湖的湖口,几近于痴人说梦。

刚刚上任的江州刺史桓玄,就如一头拦路虎,开始横亘在湖口与寻阳,货运队已不可能带着贵重的物品前往京城或是荆州了。

事实上,货运队自从三月底回到豫章之后,已整整一个月未出航了。

好在豫章郡今年的天气还算差强人意,豫章内外大可以说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了,他们呆在梅岭或是三江源中进行日常的训练,也并不太过令人憋闷。

从去年八月开始,蔡芝和冉小贱第一次从天门带回两个半船铁矿石之后,后在今年又带着两艘船去运了两个半船矿石回来。

有了这两船矿石打底,货运队的两百余人总算是做到了装备齐整。

其实也仅仅只是装备齐整而已,因为他们现在拿着操练的武器多半还是以木棍为主。

毕竟蔡芝和冉小贱先后带回来的矿石,也不过七八万斤而已;将这些矿石全部熔炼出钢铁,并用水力锻锤冲压出一百多套半身甲,就已是上上大吉的事了。

范二哪敢要求太多?

只是去年造出来的近十万斤各种糖并没有卖出去多少,而木板、宣纸和玻璃也是越造越多,积压得让他有种生产过剩的错觉。

可悲的是,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却是因为交通问题,可这又几乎是无解的。

想想去年的粮荒,范二的心中便多了些后悔,――如果从那时候开始就大肆培植党羽,或许现在不会这么被动吧?

可机会稍纵即逝,以后只怕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正在范二为无法将商品贩售出去而绞尽脑汁时,一艘由天门来的小船,却给范宁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范宁而言似乎是一个坏消息,但对范二而言却是一个好消息。

将消息分成好坏,其实是目前三江源最流行的说话方式。

比如俩人一块吃饭,甲说,“好消息,我刚在菜里吃到了一块肉。”隔了一会乙说,“坏消息,我在饭里吃出了一粒沙子。”

整个三江源几百口一张口就是“好消息”和“坏消息”,搞得好像不好不坏的消息,都不好意思传达给别人一样。

就连一向以沉稳著称的甘纯,也都跟上了潮流。

“好消息,我们今天的训练大家做得不错!坏消息,有个队员的动作太没有力度了。”

“好消息,今天公子说要过来视察工作;坏消息,由于齐王身体不适改为卧床休息。”

“好消息,明天我们将继续今天的训练;坏消息,昨夜我夜观天象发现今天可能会下雨……好消息,我带了伞。坏消息,卧槽……怎么特么的下的是刀子?”

事实上,消息只是消息,没有好坏之分。

范宁接到范泰的来信后,眉头便皱了起来,随后便将范二叫到了郡衙。

范二有些狐疑地接过了范宁亲手递来的书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后,才意识到这是范泰写来的求援信。

范泰是范宁之子,他现在就任的官职是天门太守,是当年王忱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在此之前他与他的父亲范宁一样,都是中书侍郎。

王忱是王国宝的兄长,他虽与王恭在年轻时候关系很好,可他却是司马道子的人;范泰被王忱带到荆州任天门太守,也就理所当然地有了司马道子一派的印记。

殷中堪、桓玄等人与王恭约好攻打京城时,倒是没有将范泰放在眼里,因为整个天门也就六七万人而已,而范泰手上的武装力量不过一百多人。

相比于豫章这种下辖十六个县的大郡而言,范泰管理的地盘只有区区四个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