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章 铁 匠 的 一 家 子(1 / 2)

第八十章 铁 匠 的 一 家 子

威镇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一条道路贯通南北两个堡门,北边进来有一个大的谷场;道路的两边仅有一间肉铺、一间粮油店、一间杂货店和一间铁铺;另外还有一间小小的药铺

除了靠东里边一点有一套看起来像点样子的砖瓦房,其余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土坯房,甚至是茅草房!整个堡里面充斥着一股让人作呕的异味。

现在已是寅卯两时交接之际了,堡里面除了偶尔打更的以外,一片沉静;可在路的西侧,一间虽破败却颇有点规模的铁铺店里头、一间大的土坯房里,外面的门窗是被紧闭遮挡着的,里头则被松油灯照得亮堂无比。

“那个、大铁匠,你可总不能带着头盯着这些东西发傻流泪吧?!俺都陪你流了一宿的啦,再瞅瞅大伙儿的眼睛,个个就像一对核桃一般、这眼都快干了都;咋弄你到发个话呀。”

二叔名叫张全,他的兄长,也就是小三儿的父亲叫张铁,又是长兄,所以老被其戏称为大铁匠;他们还有一个三弟叫张武,前两年和几个穷哥们儿到西边山里打猎,结果了无音讯;余下他老婆带着一男一女俩各五岁的双胞胎在家以泪洗面。

据说,堡里有人看到那天百户大人的家丁也携带兵器弓箭进了山,是从另一个方向进去的。

联想到前些日子张武和一帮穷军户曾去百户那闹饷,张铁、张全俩兄弟立即召集一帮哥们儿找上百户家里去。

当然啦、那位姓丁的百户是极力的否认,张铁、张全他们又拿不出证据,无奈之下,两把大铁锤直接把百户门前的石狮子给砸了个稀巴烂;至此,两户人家势如水火。

慑于张氏兄弟的武力,丁百户一家子搬到平虏城住,偶尔才回来一下收租收粮什么的。

张铁匠家的两位老人自此一病不起,半年后双双撒手西归,张氏兄弟由此更将丁百户恨入了骨子里。

不过恨归恨,兄弟俩并未丧失理智,对方毕竟是一方百户,若出了事就不是闹饷那么简单了;加之其人也极少住在堡里,俩人只能平时多长个心眼,嘱咐家里人出入必须结伴而行,以免被人给阴了。

“唉、老二呀,咱隔多长时候没闻到此等食物的香味了?爹娘他们走得早了啊!俺这心里头………”

“你这………唉、快别说了,再说俺的泪又要下来了;你不发话、大伙儿全在干等着呢。”

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痕,张铁终于开口道。

“孩子他娘,你就把这三个包里面的饼儿给分了吧,三弟妹和俩小的分多些、明儿下地的也多给些,大伙儿好好尝尝。”

“哎、俺听您的,二弟妹、三弟妹,过来咱们一块分。”

张铁妻子李氏答应道,随即大伙儿都动了起来。

张氏家的人口可不少,张铁和李氏养了七个孩子、全是男丁!除了二儿子张二旺在烽火墩里,其余六个全在这了:老大张大兴、老三张三谷、老四张四清,老五老六老七都未起名,还叫着小名。

张全的妻子王氏,俩人生了两男一女,大的叫张大顺、老二张宝儿,幺妹仅七八岁,基本上都黏在母亲身边。

张武的妻子曾氏和一对双胞胎都得到了两家人的照顾,有啥东西都不会落下她娘儿仨人;堡里面负责耕地事宜的一位刘总旗是张家那过世老头的好哥们,硬是从吝啬鬼丁百户的手里抠出五亩地交给曾氏来伺候;当然了,种出的东西大部分是要上交的。

即便如此,张家的人也对此感激不尽了;这年头,有谁家不上交东西的?!能交的东西都交了,饷银却是一拖再拖,时不时鞑子还过来搅和一阵子;除了闹饷,还有别的路子吗!

运气好的,闹一闹、还有点活路,不闹、老实巴交的,你就坐着等死吧;正所谓:哭闹的孩子有得吃,不哭不闹、拿绳去上吊!

“当家的、这是您和二叔的饼子,也尝尝吧。”

这时,张全的妻子王氏手里拿着一块饼子走到已经自个挪了地方、坐到门口说话的俩兄弟张铁跟前,将饼子递给了他。

跟在王氏后头的曾氏也怯生生的给他一块饼子。

“大哥、二哥,您们也吃。”

张铁摆了摆手。

“不啦、就给三弟妹那两小的吃吧,他们可是要长身体的。听听外面的更响、卯时了,没多久天很快就亮的;吃完你们就歇一歇,然后弄弄二弟这次搞回来的食材,大伙儿吃吃早饭,完了也该下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