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1章 尧舜(下)(1 / 2)

第861章 尧舜(下)

贾易便上书说苏东坡大逆不道,居然说仁宗苟且,武宗竣刻,先帝才刚驾崩呢。

苏东坡反驳,俺说错了吗,现在宋朝正在一个岔路口上,有人要沿续先帝的国策,有人要推翻先帝的国策,宋朝如何走下去,是现在最关健的命题,而且馆阁成员,是将来国家高级官员的预备队,参预到这场议论中,有何不可?

而且这也是皇帝批准的。

不是赵煦批准的,而是高滔滔批准的,赵煦现在也上朝,也阅事,但只是一个傀儡,没有任何决定权。

作为高滔滔,尽管听信了许多谗言,准备推翻一些国家法令,但宋朝现在情况远比另一个时空要好得多,那么必然也会保留一些法令,“去芜取精”,天知道她得取那个精,于是同意了苏轼这道试题。

贾朱不服气,另一个大臣出面了,吕陶说宋朝从来就不以言而论罪,难道你们想十几年前那场错误再次上演吗?这个便是指苏东坡的乌台诗狱案。而且你们又都是程熙的学生

哦,大伙都明白了,原来是苏大炮弄出那首讽刺诗,使得贾朱二人怀恨在心,这才拼命上纲上线的。

但这时王岩叟出来了,即便我朝准许多大臣言事,但你一不是言臣,二也不当将两位先帝放在考场上让大家议论其对错,不是对,而是议论其短处。

许多人纷纷喝彩。

苏东坡这次招了众怒,大伙正准备一二三将新法全盘推翻呢,你却在试题上搞了一个两就就,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煦听着大家的议论,其实受王巨影响,他远比史上要成熟得多,不过总不想自家祖先放在大众之上,让所有人与铁血军事论坛上将那些大神找出来,担任官员就是了。

说行易难!

真正官员选拨,还是得磨砺,通过这些磨砺过程再看他们的表现,才能将真正善长政务军务商务的人才找出来。

方田均税法同样也没有了。

永和二年,大家对着王巨另一个法令,坊场河渡制,现在朝堂上基本只剩下朔党了,但孙固建议取缔坊场河渡制时,却差一点引起了朔党内部的分裂。

现在宋朝收入最大的部分不是两税,虽然它数量巨大,然而折成贯,实际收益还不及原先的商税之收入,只能与坑矿收入相仿佛,不能小看了坑矿,各种金银铜铁锡铜以及其他矿材,加在一起,收入可不少,况且现在又有了火药甚至蒸汽机的加成。

随着便是市舶司的收入,只是市舶司收入一分为二,一部分进入了内库。

接下来就是银行司与坊场河渡制的收入。

然后才是酒榷、盐榷。

以及其他,包括余下数榷,木棉司,官田,房屋租赁等等,但只有几百万贯或几十万贯收入了。

其实在史上,宋朝的坊场河渡也占了一个大头,一年收益几乎达到了五百多万贯,但到了王巨之手,将它进一步扩大,特别道路的兴修,陆续出现了许多新坊场,火药开矿也给坊场河渡进一步加成,因此它一年收益几乎达到了一千三百万贯。

现在收回国有,胥吏能不能经营好,或者说经过他们的手,能有多少进入朝廷的口袋?

以吕大防为首,李清臣、傅尧俞等人坚决反对。

以孙固为首,刘挚、王岩叟等人坚持取缔。

王存与胡宗愈等人默不作声,不过他们本身也没有多少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