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3章 坦克战(2 / 2)

可以说,“萨勒曼”的观瞄系统足以跟最优秀的西方坦克媲美,远超过俄罗斯坦克。

只是第一轮开火,就有至少十辆“佐勒菲尔卡”4被击毁。

这个时候,“佐勒菲尔卡”4的坦克兵根本没有发现藏在射击阵位里的“萨勒曼”。

准确的说,是在“萨勒曼”开火之前,“佐勒菲尔卡”4的坦克手根本就不知道对手的准确位置。

别忘了,“佐勒菲尔卡”4没有配备红外成像仪,使用的是红外探照灯。

即便在环境理想的情况下,红外探照灯的作用距离也不会超过1000米,而且使用红外探照灯必然会暴露自身的位置。

遭到突然打击,叛军的装甲部队立即散开,还加快了推进速度。

显然,叛军希望通过高速运动避开射来的炮弹,并且尽快缩短交战距离,向前方的敌人开火。

在快速行进的同时,叛军的坦克也开始射击。

只不过,没有半点威胁。

大概是对观瞄系统没有信心,所以叛军坦克在运动间开火时,使用的是高爆弹,而不是穿甲弹。

其实,不管使用什么炮弹,都无法对“萨勒曼”构成威胁。

很简单,伊朗没有制造高性能穿甲弹的技术,只能从俄罗斯进口,而俄罗斯拿来出口的最好的穿甲弹3BM42,其在2000米距离上的最大穿深才500毫米,某些情况下甚至仅450毫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那些“佐勒菲尔卡”4使用的是3BM42,要把交战距离缩短到800米以内,才有望打穿“萨勒曼”的正面装甲。

要知道,在不使用附加装甲的时候,“萨勒曼”的炮塔与车体的等效防护强度为750毫米与700毫米。

因为使用了附加装甲,也就是反应装甲,所以这些“萨勒曼”正面的等效防护强度均在850毫米以上。

这个防护强度,足够挡住从1500米外打来的M829A3。

应付俄罗斯的3BM42,自然不在话下。

叛军的坦克开始冲锋,确实给“萨勒曼”制造了一些麻烦。

这就是,在对付快速运动,而且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坦克时,性能再好的观瞄系统也无法保证有足够高的命中率。

打到这个时候,30辆“萨勒曼”依然窝在提前挖掘的阵位里面,只露出了炮塔。

相对而言,炮塔的正面防护是最强的,车体要稍微差一点。

此外,利用提前设置的阵位,能够大幅度降低被弹面积。

五分钟后,在叛军的坦克好不容易把交战距离缩短到2000米以内的时候,还能继续冲锋的“佐勒菲尔卡”4已经不到20辆了。

这个时候,30辆“萨拉曼”才冲出了预设阵地。

2000米的距离依然足够远,而且随着敌人逼近,继续躲着已经没有意义,还不如冲出去大杀一通。

几乎同时,另外30辆“萨勒曼”出现在了战场东面。

叛军把两个营的坦克放在了正面,留在后方的最多只有一个营,此外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与自行火炮。

30辆“萨勒曼”足够打一场战术级别的反击战。

显然,叛军根本没有想到,政府军在顶住了正面进攻的时候,竟然还能抽调数十辆坦克发起反击。

更让叛军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坦克在4000米外就开火射击。

虽然叛军人数众多,但是面对从侧面杀来的30辆“萨勒曼”却是手足无措,甚至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