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0章





  这次说完不等众人再说,便径自起身离开了。

  朝臣们瞧着她离去的身影,一时间静默无语——虽说早知道拦不住这位陛下,可事情真就这么草率的定下来了,还是让人备觉无力啊。

  皇帝走后,宣政殿内的气氛古怪极了,所有人都处于一种如鲠在喉的状态。

  曲怡雯站在这些人中很有些格格不入。随着皇帝的离去,她能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不善的目光越发多了,可她半点不怕,昂首挺胸的走到了曲丞相面前,行个礼叫了声叔父,然后就直接站到对方身后去了。于是落在她身上的恶意目光,至少被挡去了八成。

  ……

  有皇帝的暗中支持,再加上曲丞相这执掌朝政的老臣撑腰,曲怡雯入朝的过程其实算不上太难——有后台和没后台完全是两码事。哪怕翰林院再见时,不论同科还是上司看她的目光都古古怪怪,可真敢闹到她面前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至多是种隐形的排挤。

  可曲怡雯怕这个吗?她不怕,答应做这开拓者之前,她就早有心里准备了。

  时光匆匆,转眼过去数月,曲怡雯非但没有被同僚们排挤走,反而以绝佳的适应力适应了新环境。方淮开始对她委以重任,同时也开始以各种名义往朝堂上塞女官。

  此后又过两年,朝臣们也渐渐习惯了与女官们并列朝堂。而到了这时,已经满七岁的小星星终于被允许前往崇文馆读书,崇文馆内读了七年书的公主们,也终于被方淮提溜到了朝堂上来。

  自知无力阻止,早已在皇帝的强势下躺平的朝臣们:麻了,随便你吧,反正也阻止不了。

  方淮倒也没有随便安排自己的便宜姐妹接手要职,她让她们在朝堂上跟着老臣学习了一年,然后又将人外放了出去。六七个她或看好或不看好的姐妹,她都一视同仁的分派了一处不算太好的地盘,又安排了一些人手让她们自行治理,一年之后再看分晓。

  曲葳知道她安排也觉妥当,只有一点担忧:“一年时间是不是太短了?”

  方淮抱着媳妇蹭了蹭,理直气壮:“不短。一年时间,锐意进取还是随波逐流,手段直中要害还是稚嫩无用,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

  十八公主姜宓是这一批公主中年纪最小的,踏上朝堂的时候,她才刚刚及笄。认真计较起来,比起皇子十六岁开始参政,她甚至还要早上一年。

  不过与一众姐妹心头惴惴不同,姜宓还是如三年前皇帝突然出现在崇文馆考较她们时一般的大胆。她穿着公主礼服,在群臣的注视下,与姐妹们一起上殿拜见了皇帝,然后抬步走到了众臣之前的位置——那里原本是皇子亲王所站的位置,但皇帝的那帮兄弟几乎算是全军覆没了,所以也空置了数年。谁都没料到最后居然是一群公主占据了这位置,而皇帝的皇子还连个影子都没有。

  听政一年,姜宓也如当初在崇文馆读书一样,努力汲取着新的知识充盈自己。她也如当年一般好学,每每有不明白处,都会找人询问。

  姜宓有着小动物一般的直觉,寻人解惑时,从不去寻那些暗藏敌意的官员。她找过同在朝堂上的女官解惑,也找过宽容随和的曲相问策,甚至还胆大的寻到过方淮跟前,问她新政的意义……好在每次被她问到的人都如愿回答了她,也让她的成长速度远超自己的姐妹。

  一点点的,姜宓渐渐超过了那些比自己更加年长的姐姐们。她们之中有些比她读书厉害,有些比她讨人喜欢,也有的人渐渐滋长出了野心。

  高坐龙椅上的皇帝冷眼看着这一切,却没有阻止任何人,只放任她们各自发展。

  一年听政结束,刚刚适应了朝堂生活的公主们,又冷不丁被皇帝外放到了一些穷乡僻壤去治理地方。皇帝一脸冷酷无情的对她们说:“你等身为公主,吃用学习所耗的一切,都是百姓供给。朕不养闲人,你们去将这些地方治理妥当,就当是偿还这十几年的花费了。”

  公主们听得一脸懵逼。她们身为公主,天子之女,被天下供养难道不应该吗?就算皇兄不养闲人,一般来说不都是用公主联姻的吗,怎么还把她们发配了?!

  没错,在金尊玉贵的公主们看来,去那穷乡僻壤就是发配。而且皇帝连个年限都没说,万一将地方治理好了还好说,可万一不行呢?难道要她们一辈子都耗在那破地方?

  脑补了后半生凄苦的公主们慌张极了,有人推脱着不想去,有人想方设法留在京城,更有人直接打起了嫁人的主意——前两者也就罢了,方淮最后还是打包把人送走了,至于最后那个想用嫁人来逃避的,方淮便彻底放弃了,果真由她嫁人躲在了京城,却再不理会。

  姜宓冷眼旁观姐姐们各种折腾,也不是不留恋京城繁华。可她没有根基,也不想嫁人,更不想因此被皇兄放弃。于是头一个响应皇兄,包袱款款去了分给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