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汉代金龙(2 / 2)


  他惊了一下,连忙说:“我一个老粗,怎么会认识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呢,不认识,从来没见过,我只是对像他们这种读过大书的读书人非常敬佩而己。”

  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许多草莽人物、大枭雄都对读书人格外敬重。

  第二天,我刚进门,就有个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的瘦子,手里拿着个鞋盒走了进来。

  他先四下看了看,店里只有我和小桥未久,这才从盒子里拿出来一只巴掌大小,像小花鹿一样的东西放在柜台上。

  又警惕地向门外看了看,小声地问我:“老板,这个金鹿收吗?”

  我把那这金鹿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不免心里一惊。

  这东西从形制上看是汉代的,拿在手里很重,压手,应该是纯金的。

  汉代的纯金也不算怎么稀奇,关键是这东西不是金鹿,而是金龙。

  我听杨教授跟我说过:

  汉代的龙接近于兽形,也就是像现在这样,有四条鹿一样的腿,鹿是不可能有那么尾巴的,而且鹿的脊背上也不应该有两个隆起。

  直到元代,龙形才慢慢变长,四条腿变成四个爪子,身体也变成了蟒形。

  最最关键是:在古时候,龙形的东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王以下的人擅用就是“僭越”之罪。

  这也就是说:这件金龙是汉代王以上的人的东西。

  这就了不得了。

  我又把东西拿到鼻子前仔细闻了闻,有一股子老土的土腥味。

  作旧的土腥味和老土的土腥味,我还是分辩出来的。

  这说明,这件东西是盗墓贼最近刚刚盗挖出来的,他们挖到了一个汉代的王以上的大墓。

  想到这儿,我心脏怦怦直跳。

  盗墓贼不可能只挖这一件东西,汉代王侯级别的大墓里的陪葬品,少则几千件,多则上万件,件件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那上万件的东西且不说,就说这个金龙,现在的市场价七八百万是没什么问题的。

  盗墓贼一般都急于把东西出手,而且他们的东西也非常多,所以,他们不会要太高的价儿,100万应该是可以拿下的。

  100万现在我是拿得出来的,问题是:按国家现在的文物法,像这种东西是不准买卖的,必须得交给国家。

  这金龙卖好了就能发一笔大财,弄不好就是个大麻烦,说不定就得在里面吃十年八年的窝头。

  我愁肠百转,犹豫不决。

  那个瘦子有些不耐烦地问:“老板,你什么意思呀?看了这大半天的,你到底是买不买呀?你不买,我到别家去问问。”

  我想先来个缓兵之计,于是说道:“兄弟,我们老板不在,我就是个小伙计,你这个金鹿,一大坨子的,我做不了主,要不这样吧,我先拍个照片,你再给我留个手机号码,等一会儿我们老板回来了,我老板要是定下来买,我就给你打电话,行不行呀?”

  瘦子一把从我手中夺过金龙放盒子里一放,嘟嘟囔囔地说:“古玩店满街都是,你凭什么就卖给你们家呀?”

  他转身就要走。

  我叫住了他,“兄弟,等一下,我还有话说。”

  他扭过脸,问:“你有什么话说。”

  我笑了笑,“兄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吃臭’行的。”

  “吃臭”就是盗墓贼。

  这是春点行话,只有行家才能听得懂。

  他一下紧张了起来,脸都吓得煞白,“你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吃香的吃臭的?”

  我走出柜台,非常客气地递给他一支烟。

  故意用和缓的口吻,低声地跟他套磁:“兄弟,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是干吃臭这一行的,后来,看风声太紧,一不留神就进了局子吃窝头,也就不干了,咱们俩算是同行,你也不用怕,我是做生意的,不是公安的眼线。”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稳住他,不让他把东西拿到别人家卖。

  他表情略略放松,但是仍然多少还有些紧张。

  我凑到他耳边吓唬他,“兄弟,就上个礼拜,我们家隔壁那家就进来个吃臭的卖货,最后连买的带卖的全给抓起来了。”

  他吓得一哆嗦。

  我又吹牛,“不瞒你说,我们老板上面有人,你这东西卖给我是最安全的。”

  这家伙应该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被我一通连忽悠带吓唬,有些蒙圈,他小声地说:“既然咱们是同行,那你就说个价儿,看在同行的价儿上,我给你省点儿,怎么样?”

  我现在还没下决心买这个东西。

  所以,我对那个瘦子说道:“兄弟,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我不过是个小伙计,三十五十的东西我能做主,像你这种十几二十万的,我不敢作主,你哪儿也别去,给我一天时间,一天内我给你准信儿,怎么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