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2章:九峰宗之劫(1 / 2)





  记名弟子,足足有九人之多,周某人绝不只他一个如此想,只是向他这么敢说的却是第一个,毕竟师父可是对大师兄很看重,不然凭啥他们是记名弟子,几百年了没转正,而人家一来就是正式弟子,还是直接认命为清秀峰的首席弟子呢?当然如今这个首席弟子是没有段云什么事了,不过那也是曾经的?

  别人可以不认这个师叔,可他们却不能不认这个师兄,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是同门,同门不同于同宗,这是有差别的?

  所有段云还是宋博鹰的大弟子,他们这声大师兄还是不能不叫,不然就是忤逆师父,这个罪名可不小,那是欺师灭祖,猪狗不如啊。

  所以虽然拜师可以学艺,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可师父却不能瞎拜,他很大程度上可以约束你,可以志恒你,甚至决定你的部分命运。

  以段云这个现代人思维的人而言是无法理解的,他尊敬师父,只是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却远远达不到天地君臣师的地步。

  要知道,古时候拜师学艺,相当于把命交给了师父啊,父母都没权利干涉的,打死了也就打死了,你都没地方说理去了。

  所以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没道理,因为一般收徒都是当儿子养,也是吃喝住全是师父负责,不像是现在那么随意,给点学费就一切完事了。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段云是被迫拜师,不过他却遇到了一个好师傅,因为这个师父跟他一样,拥有一颗强者之心。

  强者之心不是想变强的心,而是思维的不同,比如,一把一个目前的威胁当成了心腹大患,可能你就已经败了,因为你只考虑到对方会对你造成多大的困扰,却不曾想,哪怕我放过你一次,你也没机会威胁到我的那一天,因为你在成长,我也在,我能压倒你一次,下一次,也只能是我赢。

  这就是强者之心,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切切实实的思维不同,绝不是自大狂的体现。

  这边还在聊着他们的大师兄,而段云已经出了万妖山脉。

  林家,朱家,二人一合计,决定给段云一个报复,哪怕段云同样死在了万妖山脉,可对方同样害死了他们家族五名大乘期,这个仇恨,不得不报。

  为了对付或者说拖住宋博鹰,两家各自出动了两名大乘期巅峰,或许有人会说,不至于吧?都是大乘期巅峰,两个不就绰绰有余了吗?

  那我只能说你见识浅薄了,宋博鹰年少得志,狂的不行,一路走来,别人都是挑好走的路走,他是挑难走的路走。

  威名赫赫,正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实啊。

  两家自然要好生应对,何况九峰宗就有两个大乘期,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保险起见,四个大乘期巅峰,加三十名空虚境中期修士,足够灭了九峰宗了,而且是十分给面子的,压倒性?

  浩浩荡荡,几十号人,一路飞奔,得知消息的几方势力都想来分一杯羹。

  其中殷家的殷立,刘家的刘晓,二人结伴而来,颇有种携手入坟墓的感觉。

  对于这二位,三星势力的林家和朱家完全可以不给面子,毕竟他们又出不上什么力,不过这二位之前实名举报段云藏身九峰宗,若是不同意,保不齐会有什么风言风语流传出去,说他们利用完了就弃之敝履,不把别人的友好当回事。

  正所谓人言可畏啊,这要是传出去,谁会跟他们表达友好啊?别人不巴结他们,如何彰显自己的势力有多牛逼呢?办起事来岂不麻烦的多?

  反正只要他们去了,给多少好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用自己买单,有九峰宗买单,九峰宗的武技功法,他们可看不上。

  可是这二位看得上啊,毕竟都是九品,到时候施舍点,不就打发了,有的好名声,又不用给多少好处?

  一举两得,还能被传是九峰宗行事霸道,得罪了同为九品的两个世家,换来今日之祸端,又有人替自己背锅,这件事可行。

  林家,朱家,两家是一拍即合,同意了,同时也有一些巴结林家和朱家的晚辈纷纷效仿,当然是关系跟这两家好的,不然也得不到消息啊,毕竟这种事泄露了,九峰宗还不来个人去楼空啊。

  所以这一行人可是浩浩荡荡,不下百人,当然能用的,还是自己带去的那四名大乘期巅峰和三十名空虚境中期修士。

  其他人不过是拧不过,不得不给一个面子跟来分好处的晚辈罢了,这种事你还真不能不给面子,毕竟人家来帮你虽然是来占便宜的,可也是一种示好啊。

  谁还没有几个穷亲戚啊,可你见过几个当场掀桌子不认人的?不都是能忍则忍嘛。

  说白了,你迟早要落叶归根,婚丧嫁娶,都要有他们的一份,这对于世家也是如此,没有小股势力支持,谁去跑腿,拍马屁啊?

  就像和珅说的那样,没有他们我这个军机大臣屁也不是,不是你势力大就可以不理会势力小的。

  要是那样,你让城里人来种地试试,他做不来,当然城里人做的,农村人也同样做不来,所以有一个词叫分工不同。

  所以一下子就聚集了不下百人的队伍,这群人来势汹汹,直奔九峰宗而来。

  而此时的段云在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