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3节(1 / 2)





  做好了,上面也是有奖励的。

  这路对于花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以前大家都不出门, 对于路好不好都无所谓。现在几个镇都在搞建设,老百姓们见识也越发的多了起来,知道这路修好之后, 以后对这边的发展有多大的帮助。

  而且省里支持修路就更不一样了,这说明省里也相信他们会致富, 会过上好日子。说明省里也觉得花岗是个好地方,不再是以前那穷窝窝了。

  这给正在忙于建设中的花岗人民带来了一股斗志和希望。

  建设这种事儿一旦做起来速度也是很快的。花岗区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儿。

  每天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的。

  对于这种变化感触最大的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了。

  渐渐的发现来花岗的人越来越多了, 生意越来越好做了。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因为建设发展需求, 苏青玉也和江书记, 还有几个副区长一起合计,把四个镇的干部也进行了调整。

  花岗这边,王镇长成了镇书记, 何穷因为大棚菜的成绩,成为了镇长。

  苏青玉把之前张家村的张青树给提上来当了负责农业的副镇长了。

  何穷高高兴兴的来给苏青玉这个区长汇报工作。

  他还不满三十的年纪,能够当上镇长, 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之外,他觉得也要感谢自己这位老领导。

  这就是带着他走上这条宽广大道的伯乐。

  特别是他叔也透露出消息来了,今年换届,赵市长要升上去了,因为云城农业上做出来的成绩, 何副市长有望上来。

  所以苏青玉对于老何家而言,也算是贵人了。

  他笑的开心, 苏青玉可没客气, 给他泼凉水。

  “你能升上来, 一方面是你做得好,另外一方面,也是觉得你年轻,思想上比较先进,容易接受新事物。”

  何穷连忙谦虚了几句。

  苏青玉道,“正因为这样,我对你的期望还是很高的。花岗区政府建立在花岗镇上面,我对花岗镇的要求就是,未来这里是整个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中心。现在四个镇之间的路也修了,我希望你能够尽快的将四个镇之间的距离缩短。还知道云城城区的几个区吗?”

  何穷麻溜的点头,然后眼睛瞪大,“您说是按着城区规模那样建?”

  “没错,城区的前身也只是一个小镇,慢慢的成为县城,然后成为市。现在我们得天独厚,条件也有。当然是尽量往这方面发展。”

  何穷觉得苏区长这野心够大啊。他突然觉得自己脑门上面的担子特别的重。

  太难了。

  但是又充满了挑战的样子。

  要是真能做到……

  “领导,您会一直支持我吧。”何穷问道。

  苏青玉道,“只要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我当然会支持。”

  何穷放心了。

  结果苏青玉又道。“不过花岗镇是第一个致富的镇,钱的方面应该不用我支持了,在政策上面我会给与便利的。比如说支持你们四镇合并的大方向,我会和其他镇也通个气的。”

  这会儿,苏青玉也体验了一把以前领导们对她实行的精神上支持,财务上自力更生。

  何穷:“……”他就差钱!

  他觉得自己得琢磨着来钱的新渠道了。

  这镇长不好当。

  因为都是从镇上提上来的干部,所以倒是不需要适应。反而新官上任,这工作还更积极了。

  首先做出成绩的是清水的酒厂。毕竟它建设规模没广地工业区那么大,也不需要好山那样需要养殖周期。

  这边还在建厂房的时候,那边修的厂房里面已经生产了第一批酒了。

  为了后期宣传的时候有气势点,这家酒厂被命名为清泉酒厂。

  卖点是古酒清泉。

  等九月第一批清水酒刚出来,就开始招代理商了。

  作为区长,苏青玉亲自为清泉酒带货。

  她抱着两箱酒往市里去,找赵市长推销。

  “咱们清泉酒是好酒啊,特意送过来给领导们尝尝,这也算是咱们云城的特产了吧。我们设计了好几个档次的酒,最高档次叫做清泉云酒。”

  知道是当地企业才生产出来的,赵市长也没客气,拿了一瓶,还拿杯子倒出来闻了闻,“是挺香的。”

  “这技术都是投资商找的老师傅和当地酿酒师父一起合计出来的。加上特有的水质,这酒不说全国排名前几,至少前十是能占的。”

  赵市长有些不信。因为这酒也不光是要好喝,还得有名。没有名气的酒水就算再好喝,也排不了名次。

  苏青玉不管他信不信,自己说着自己的计划,“市长,我是这么想的,暂时我们湖云也没有推出有名的酒,咱们清泉酒厂是准备大力推广的,我们不止准备在报纸上推广,还准备在电视上推广,争取让清泉酒成为湖云特产。就和当初花岗的水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