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2 / 2)


  “若真如你所言,永宁长公主肯支持这件事,那一切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长公主与皇上一母同胞,乃太后娘娘所出,自小感情便好。皇上当初登基,也多赖她出力几分。”

  “届时若有她相劝,皇上多半已允了七八分,我再上下联合,使把力气,多半就妥了。”

  这竟已经开始谋划后一步的行动了。

  一个是清楚陆氏与薛况之间种种的永宁长公主,许是不忍见陆氏如此了此残生,是以多番撺掇,想她改嫁;

  一个是陆氏的生父,恨将军府与薛况入骨,爱女心切,什么礼法都能抛到一边去。

  这发展,也是绝了!

  饶是陆锦惜见过风浪,这会儿也不由想擦冷汗,瞧陆九龄太激动,忍不住要劝上两句:“那个……父亲,这事也不很急吧?府里几个孩子都还小……”

  “你改嫁了也是他们的娘啊,这有什么好怕的?”

  陆九龄半点都不担心,竟跟陆锦惜摆手。

  “反正薛况也死了,难不成还能再给他们娶个后娘?”

  “只要后头安排得好,事情总能解决。目今要紧的,还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到底你的终身大事要紧啊……”

  话说到后面,已经是有些语重心长味道,还藏有几分愧疚。

  陆锦惜一时也不知该接什么话好。

  陆氏与薛况这一桩亲事,到底误了多少人呢?

  他们个个都想要纠正这错误,弥补当年的过失……

  从陆氏与宋知言的信上看,她对薛况该已心若死灰,倒也不存在什么留念。陆锦惜虽占了她身子,承诺照顾她儿女亲族,却并不意味着要孤独终老。

  只是改嫁不改嫁这些,八字还没一撇呢。

  都是没影儿的事。

  合适的人哪儿那么容易找见?

  她眼光可高着。

  前任能排到淮海路去。

  这么一琢磨,陆锦惜索性不再阻止陆九龄。

  到底这件事他们一头热是做不起来的。拍板的权力还在她手里,一切好说,应承下来也没什么妨碍。

  所以她不再想劝陆九龄,只顺着他话道:“父亲这样说,也极有道理。”

  “哈哈哈……”

  陆九龄顿时抚须笑了起来,心头一口恶气总算出了几分。

  “这件事就包在为父身上了。你放心,今儿长公主也来了,一会儿我便去前头,拜会她两句,也相互通个气儿。也是多亏了她照拂你这几年啊,我得谢她一谢。”

  陆锦惜点了点头,想这两位凑到一起的场面,只觉得头无声中大了一分。

  她把淡粉的唇角弯起来,保持着脸上那柔和且透着暖意的微笑,扶了陆九龄的手,伴着陆九龄走出。

  外头那丫鬟和白鹭青雀一起,都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

  见他们出来,都迎了上来。

  太师府的丫鬟,在前头引路,白鹭青雀则跟在了父女俩的后面。

  陆九龄一面走,一面嘱咐她:“你我叙话过了一阵,后园里太师夫人还待客,不好叫你去太晚。等到晚些,筵席散了,你且在府门那边等我一等,说几句话再走不迟。”

  光这几句话的功夫,哪里能够?

  陆九龄如今有太多的话想要跟这女儿说了。

  陆锦惜心里清楚,点头应着声。

  陆九龄则是已经开始思考起未来女婿人选的事情了。

  至少得是个人品好的,样貌配得上自己女儿的。

  未婚娶过的最好,若是续弦的则得慎重一些。

  年纪不能大锦惜太多,若有个小年轻与自己的女儿情投意合,差不太远,自然再好不过……

  脚下是台阶,陆九龄心里一个念头转下去,便是一步。

  不多时,便已经下到下面的长道上。

  前面是一片小湖泊,沿湖修筑着风雅的回廊,绕出去则有两条道,一条通往前头,一条通往后头。

  陆锦惜与陆九龄刚上了回廊,前面便有几个仆役簇拥着一道身影过来。

  是个拧着眉头的年轻人,似遇到什么棘手事。

  他手中拿了一道手札,脚步有些匆忙。

  朗目疏眉,发束漆冠,倒有一两分其兄的风流气韵。

  随着脚步走动,天青色长袍外头披着的玄青鹤氅,也似鼓起了风,越发衬得他一派昭质,如珪如璋。

  正是顾太师元配嫡妻贺兰氏所出的二公子,顾觉非二弟,顾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