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2 / 2)

  所以罗定方很难与他们亲近。

  反倒是光阴学斋开了之后,他认识了薛况。

  这个来自将军府的小屁孩,跟旁人都不一样。

  上学头一天,他便跟先生吵了起来。

  因为先生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他觉得带兵打仗、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一样很“高”,比如他父亲,薛况。

  薛迟可小他两岁啊,竟伶牙俐齿,当场把先生骂了个哑口无言。

  那一天,国公府的孩子们看他,莫不以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对他们所有人而言,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

  尽管当日下午,将军府那边就知道了这件事,把薛迟接走,听说少不了一顿骂。

  可这并不妨碍罗定方对这个“异类”的关注和好感。

  薛迟的脾性,在近乎趋同的一群人之中,实在是太特殊了。

  年纪小小,功课不差,人很聪明,也很贪玩,脾气很坏,力气也很大。谁若惹了他不高兴,那可真是一场灾难。

  就是打架,他这一身蛮力气,也不是人人都能打得过。

  像罗定方这样瘦弱的,便从没起过要跟薛迟作对的念头。

  他与薛迟成为朋友,都是学斋先生给的契机:因为薛迟实在太能折腾,先生们也惹他不起,干脆将他的位置往后挪,眼不见心不烦,这一来就跟罗定方一块了。

  坐得近了,自然就有了说话的机会。

  一个内向,一个外放;一个有心接触,一个无意拒绝。

  很快,他们就成了朋友。

  薛迟是罗定方第一个朋友,也是唯一的一个朋友。

  他不想失去这样的朋友,更不想薛迟因为他受到连累和责罚。

  如今听陆锦惜这样一番话下来,竟半点没有责备的意思。

  言语间一片宽厚不说,还这样通情达理。

  他也不知怎么,眼底一湿,一下就红了眼眶,眼泪珠子在里面打转,险些哭出来。

  叶氏一见,险些被这小子气笑了。

  没有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

  叶氏的心叶氏肉长的,其实并不愿意强按着孩子的头,让他赔礼道歉。只是是非曲直,应该给人一个交代。

  可她没有想到,一段时日不见,陆锦惜竟然变得这样剔透。

  轻飘飘一句“孩子之间的事情大人不插手”,立时便将两家人从尴尬的局面里扯了出来。

  孩子们的心思得到了体谅,大人们也全了各自的颜面。

  便是称一句“七窍玲珑心”也不过分。

  如今人陆锦惜都把台阶给修好了,他们娘俩顺着台阶下也就是了,结果这小子还在人面面哭起鼻子来了,也不嫌丢脸!

  叶氏无奈地拽了他一把:“爱哭包,可收收你那眼泪珠子吧,别吓着你陆伯母。人家问你话呢,你怎么哑巴了?”

  “没、没事……”

  罗定方使劲举起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在脸上留下几道红印子,一副死憋住绝不哭出来的模样。

  他抬起头来,注视着陆锦惜,竟然向她拜了一拜。

  “谢、谢陆伯母体谅。”

  “不是定方不愿告知此事,是定方与迟哥儿有约定。先生教导,君、君子不能失信于人,信义重有千金。”

  “定方心里虽知伯母为了我们好,可定方不能因为喜欢您,便失信于迟哥儿。”

  “但是我会听陆伯母的话,等上学了去找迟哥儿道歉。”

  “陆伯母,此事大过都在定方,还、还请您不要责罚他。”

  声音磕磕绊绊,发着颤。

  可口齿竟然算清楚,也很有条理,言辞之间,已然有一个男子汉的担当,翩翩君子风度亦能窥见一二。

  罗定方一双润湿的黑眸,就这样注视着陆锦惜。

  那怯生生的眼神里,含着几分感激,几分愧疚,还有几分坚定,和那忽然充溢而出的勇敢。

  陆锦惜听着,坐在炕上,一时竟险些没有反应过来。

  她想起,国公府的罗二公子,乃是被英国公用四书五经养着的,将来想他走科举入仕当官。

  如今看来,这孩子教养得真是不差。

  只是……

  都什么功夫了,还担心薛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