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你还管起朕的行踪来了?”

  八公主撇嘴:“不敢不敢。”

  兄妹俩各看向一方,不再说话。

  片刻,屏后有脚步声响起,裴亦辞眉心微皱,正欲坐直了,却见那穿着碧色团花褙子的女人径直摇着轮椅走向他的妹妹,亲热地牵住了她的手。

  “昌宁这么早就来了?用早膳了吗?要是没用这便遣人给你做鸽子羹?不若喝牛乳也成?还有现成的糕点,都是新鲜可口的,不若一应端上来给你尝尝?”

  齐半灵自小只有哥哥姐姐,从未体验过照顾别人的感受。此时八公主来了,她倒不是因为她是金枝玉叶而郑重相待,只是心里莫名有一股责任感,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拿出来给这个公主。

  八公主半蹲着朝齐半灵笑:“吃过啦!皇嫂不必麻烦!”

  齐半灵还想开口再说点什么,倚绿看不下去了,在后面轻咳了一下。

  齐半灵回头,这才注意到裴亦辞在一旁坐着。

  “皇上?”齐半灵愧于自己一时竟然没注意到这位主儿也在,完全忽略了他,害怕他又喜怒无常捏她手腕,立刻垂首道,“臣妾请皇上安。”

  裴亦辞冷着脸没说话,饮完茶水,重重地将茶杯搁在桌上。

  齐半灵心里咯噔一下。

  裴亦辞不说话,齐半灵心里瘆得慌,缓缓开口道:“皇上添杯茶?”

  不说倒好,说了裴亦辞脸色更差了。

  孙禄在一旁打圆场:“皇上您下了早朝就过来了,不如先去用早膳?”

  裴亦辞不回答,亦是看向齐半灵。

  齐半灵明白了,立刻又垂首道:“臣妾恭送皇上!”

  ……

  “朕不走。”裴亦辞冷言道,“你们都下去,昌宁,你去看着人收拾你的东西。”

  昌宁偷偷瞄了眼哥哥的脸色,“哦”了一声,乖乖走了出去。

  待殿内只剩裴亦辞和齐半灵了,两人又恢复了无言相对的状态。

  片刻,裴亦辞起身,在齐半灵面前踱步。

  齐半灵就见他腰间一个做工粗糙的玉佩晃啊晃的。

  再多看几眼,更是觉得有些眼熟。

  “皇上……”齐半灵踌躇开口,“您这玉佩……”

  裴亦辞:“怎么,还记得这玉佩?”

  事实上,一个多月前,他察觉齐半灵像是真的对自己丝毫印象也没有。

  无论是齐半灵的腿,还是她如今见到自己的反应,裴亦辞都心存疑惑,不信她当真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

  怎么可能呢?

  可如若宣齐半灵一直以来的贴身丫头倚绿到建章宫询问,难免会让齐半灵起疑。

  他思索一番,这才便派了心腹去渭州秘密调查。

  然而渭州路途遥远,更不用说线索错综,多年前的事情也难以调查,这一个多月来,可以说是半点消息也未传回。

  渭州那边没有消息,他却有些坐不住了,因此今儿一早便来了凤栖宫,还带来了一个玉佩。

  这玉佩正中歪歪扭扭刻了“承平”二字,而玉佩一角已经有些磨损。

  虽说用的是最普通的玉料,对豪门贵胄而言,这小小一块玉佩实在不值几个钱,可裴亦辞贴身戴着这个玉佩多年。

  只因这是齐半灵多年前亲手所刻,也是她送给裴亦辞的第一个礼物。

  裴亦辞依旧记得,那个烈日当空的盛夏,少女献宝似的把手心摊开,一块勉强能认出字迹的玉佩就躺在她手心里。

  齐半灵当时告诉他,她和兄长最近迷上了雕玉佩,找了专门的师傅来学,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因为初学都是用普通的玉料,所以兄妹俩用了同一块籽料,兄长刻了一只雄鹰,而她思来想去,就刻了他的字——“承平”。

  承平是当时兼任皇子太傅的齐半灵的父亲齐靖元亲自给他取的表字,为“四海承平”之意。

  可是实际上很少有人唤他的字。

  身边朋友仆从都尊称他一声七殿下,而父皇皇后叫他老七或是阿辞。

  只有齐半灵,每次被他捉弄,被他逼到墙角,才会红着脸叫他“承平哥哥”。

  忆及当年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裴亦辞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玉佩上的字,待齐半灵轻轻唤了一声才回神。

  “皇上,能让臣妾细看这玉佩吗?”

  裴亦辞昂着下巴,说道:“朕的贴身玉佩岂是能让人随意观看的。”

  齐半灵点头,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