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陈郡谢氏第35节(1 / 2)





  “那有何难?”秋姜附耳过去,笑着低语了几句。林箩听着听着,脸上露出笑容,末了又有些患得患失:“可行吗?”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这日,天气晴朗,西坞林氏的堡门外早早便停了一辆香木嵌壁的牛车,执事见状连忙迎上去。下来的是个四十又几的中年男子,白色襦衫,大袖翩翩,长发高束于顶,用一个竹制卷梁冠冠发。长相倒还算周正,但是眼角有些许纹路,肤色苍白,透着青黑,显得有些病态。虽用白~粉覆盖遮掩,也难掩憔悴。

  执事躬身作礼,谄媚一笑:“赵公莅临,蓬荜生辉,快请。族长与主母已在内侧恭候。”说完,这人一脸笑着为他引路,穿过厅堂,绕过池塘,越过一重重院子。赵晋虽然觉得路有些远,颇觉蹊跷,倒也没放在心上,穿过一个院门时忽然听到墙角有个声音嗤笑道:“令堂这是糊涂了,你这般大好年华,竟让你嫁给一个半脚入土、即将赴往黄泉的鳏夫?”

  赵晋一惊,忙停下脚步,伸手示意身边侍从和那执事安静。他略走近了些,发现两个人影静静地投影到白色的墙角上,靠得极近,姿态亲密。被角落里的芭蕉叶隐约遮住了二人身影。定睛一看,约莫是两个年轻男女。

  只听那女郎柔声道:“阿郎勿恼,阿母也是权宜之计。上林赵氏虽然没落已久,却也勉强可算士族之列,与他们联姻,我西坞林氏将声望大涨。这些年,家族也积攒了不少声望,也许可借此跻身士族之列。阿母、族长打的便是这个算盘。”

  那少年郎怒道:“为了西坞林氏,便要这样作践你吗?那赵氏鳏夫风烛残年,阿大风华正茂,如何与他夜夜共枕,岂非痛不欲生?”

  女郎哀戚不已:“阿萝又能如何?族长之命不可违,阿母之言不可不听。”又拉着那少年郎因愤怒而颤抖的双手,放于胸前,深情款款道,“阿郎若是真心喜欢大娘,可愿等上两年?我已差人打听过,那鳏夫已经年过四十,且久病在榻,活不了多久了。到时,我便可以得到一笔丰渥的赡养之财,和阿郎双宿双栖了。且那鳏夫缠绵病榻已久,哪里还能行那周公之礼,阿郎只管放心,若是无人之时,阿萝还来看望阿郎。”

  听到这里,赵晋气得几欲昏厥。他咬着牙,狠狠攒紧双拳,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待人走远了,那执事方笑嘻嘻地禀告道:“大娘子,这赵晋走了。”

  林箩才和易钗而弁的秋姜相携而出。

  执事竖起拇指,一脸敬佩:“高啊,大娘子,这招太绝了。瞧这赵氏鳏夫,都气得双眼喷火了,要是方才再加一把火,指不定就两眼一翻,直接办丧礼了。”

  秋姜对这见风使舵的家伙实在无语,不过此人办事确实牢靠,便从袖中取出包好的五百铢钱递给他。那执事忙把这钱赛回衣襟内,捂着对她点头哈腰:“谢三娘子处变不惊,雍容高华,远胜士族才子远矣。”

  听他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白丁咬文嚼字掰古文,秋姜实在有些吃不消,摆摆手道:“没你的事了。记住,今日之事,只有你我三人知晓。”

  那执事指天发誓,躬身退下。

  林箩仍然心有余悸:“不会有事吗?”

  秋姜嗤笑一声:“换了你,求亲的妻子心有所属,打着等你死了霸占你财产的念头,求亲的族长主母本着利用你的心思,你会不会豁出去大肆宣扬?”

  林箩释然了,掩嘴笑道:“除非不要脸面了。”

  赵晋自然是要脸的,而且是个极其要脸的。于是,回去后他谁也不说,憋着憋着便憋出了病,本来五分的病,如今是七分乃至八~九分了。马氏和族长也唤人去探过口风,遣去的人却被骂了回来,二人不明所以,只当对方又后悔了。此事,便这么不了了之了。

  众贤会不日便到了,秋姜换上白色襦衫,头拢小冠,易钗而行。林箩抱恙在床,则换林敷与她同出堡门。这日拂晓,二人在门口等了会儿,林瑜之方出现。林敷抱怨道:“又非寒冬腊月,三兄如此之迟?”

  秋姜见他眼底略有青黑色,料定晚上耕作地很晚,此事不光彩,便对林敷没好气道:“登高雅集在望,但凡有点上进心的学子,哪个不在家中日日挑灯夜读?”

  林瑜之望着她明眸善睐、神采飞扬的侧脸笑了:“多谢三娘。”

  秋姜微微一怔,含着一丝浅笑回身望了他一眼。虽然并未表明,也知对方所言何意。所谓知己,不过如此了。她笑了笑,对他微微点头致意。

  三人正要离去,身后忽然有人赶过来:“稍等一下。”

  回头一看,居然是林进之。

  三人都沉默下来。

  林进之自己也有些尴尬,但是想到母亲临行前的叮嘱,硬着头皮上前笑了笑:“我与你们同去吧。”

  如此一来,路上便有些沉闷了。林进之在牛车外侧坐立难安,不时回头看看身旁的林瑜之,却发现对方靠着车壁闭目养神。他咬了咬牙,心中忽然有股烦闷之气。好在从西坞坞堡到众贤会至的目的地九耀山不远,乘坐牛车不过一盏茶时间。

  参与众贤会的士子士女不胜枚举,携僮随婢,鲜衣怒马,悠游而行,更有不少豪阔子弟携伎游山,在拾级而上的石碑树干上题诗作赋一首,以作铭记。

  “此山名为九耀山,此湖名为天山湖。”林敷提起裙裾,轻巧地跨过一个水潭,指着前方的湖光山色得意道。

  秋姜笑道:“四娘博闻强记,三娘叹服。”

  “什么叹服?我知道你这是取笑我呢。”林敷气呼呼地朝前面跑去。

  秋姜回头对林瑜之笑了笑:“你这妹子,看似开朗,实则害羞地很。”

  林瑜之笑而不语。

  “你笑什么?”秋姜朗声朗气道。

  林瑜之被她忽然而来的无理取闹震住,抬头看她,却见她眼睛里噙着揶揄的笑意,明白是被她戏耍了。他便说:“瑜之没有笑什么。”

  “难道是三娘看岔了?”

  他含着一丝笑,微微点头。

  这一幕恰巧被从后而来的卢玄芷看见。她拨开几个婢子就赶了上去,摇着罗扇笑道:“二位闲情甚好,不去山上赏乐品诗,却在这路上侃侃而谈?”

  秋姜回头笑道:“不想在这遇见六娘,真是缘分。三娘与三郎不过说些玩笑话。”

  卢玄芷瞥了眼落在他们身后的林进之,语气终是忍不住冲起来:“什么笑话如此逗趣?竟让三郎连兄长都不曾顾及?可否说来让六娘同品?”

  林瑜之神色淡漠:“不过是乡野间的粗鄙之言,不敢告知娘子。”

  卢玄芷忽然冷笑:“我有话与你说。”转身走进一旁的斜径小路。眺望而去,小路尽头有个不大不小的水潭,一个红漆黑瓦的六角凉亭安静地坐落在水畔。

  林瑜之没有动。

  卢玄芷留下的婢子和僮子却一左一右夹住了他,齐齐朝那小路引手,道:“三郎君,请——”

  林瑜之有些反感,秋姜却道:“既然六娘子盛情,郎君勿要辜负。”说罢踩着高齿木屐朝半山腰上前行而去。

  林进之忙跟上。

  林瑜之望着她的背影好一会儿,直到她没入了山林掩映间,神色间的复杂方淡淡褪去。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去了那小路深处的观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