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章 鸿门宴(五)紫嫣试刘邦(2 / 2)

听着席上众人有人发出了“叹息”之声,紫嫣缓缓走向刘邦,莞尔看着他道:“每每听到这个故事,紫嫣都为夫差感到惋惜、痛心,实不该放虎归山,终酿大错。不知沛公对此,如何看待?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孰为英雄?”

莫紫嫣的重点,并非是听刘邦分析“孰为英雄”?而是要以这段历史,来向项羽示警他与刘邦的处境,亦暗示了二人的未来。这世上,再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如按史记记载,项羽和夫差是相同的结局。

博学的亚父听了紫嫣这一席话,心中赞叹着,这个丫头的机智过人、见地心机更胜男儿。在场的众人皆听出了这项王夫人,意是在指刘邦是越王勾践一样的野心。众人无不佩服项王夫人的智慧,张良亦在心中自叹不如,想着怎么才能为刘邦解围。

这一袭话,让刘邦直觉得满身的汗毛孔似是在一瞬间全部张开,后背的冷汗涔涔直冒,脸色霎时间变得忽青忽白,难看极了。

如果说,范增的口若悬河,还能让刘邦从容应对的话。眼前这个让他日思夜寐,念念不忘的女人,带给他更多的不是震撼,而是心痛。他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即便是他当年自不量力,癞□□想吃天鹅肉,可也不至于让她如此愤恨,字字句句皆要置他死地……

面对项羽威势的恐惧,加上来自于紫嫣的那强烈的刺痛感,一阵阵袭向刘邦的心口。

张良见刘邦如此恍惚,赶忙站起身来,为其解围道:“夫人,沛公出身贫寒,不曾读过什么书,但凡有国书公文,皆是下臣代为读阅。想必这吴越之事,沛公并不了解。”

张良的话,倒是给了刘邦很好的借口。

这一番解围,才让刘邦的心口得到喘息,他定了定神,便回道:“是是……刘邦乃一介布衣,大字不识得几个,不像夫人博览古今,才智过人。吴越古人之事,非臣这等出身寒微之人所能明白的。子房先生,还是请你为夫人解答吧。”

“不必劳烦先生!”紫嫣可不想张良借机转了话题,便道:“还是让我来告诉沛公吧。勾践隐藏心机,恩将仇报,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终吞吴。这就是吴王的结局,他因一朝心软,错放勾践,终遭灭国。”

紫嫣一心只想着提醒项羽,揭穿刘邦的狐狸尾巴,同时也为了拖一拖时间,让项伯的药力发作。竟浑然不觉她的暗示却触痛了项羽的心,项羽的脸色煞是黯淡下来。

在项羽听来,他最爱的妻子,如何能在众人面前,如此轻视自己?竟将自己比做那国破城亡、被逼自刎的夫差?在自己最爱的女人眼中,难道他项羽就是如此不堪,只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虽然项羽一直沉默,但是他冷沉的面色,却暗示了他早已心中不悦。

这个细节被张良捕捉到了,也给了他替刘邦还击的机会。

“夫人,今日乃是项王大喜之日。夫差是个亡国之君,此等不吉不利之事还是不要在今日讲为善啊。况且,吴国之亡,乃是因那吴王夫差沉迷于越女西施,为那西施大兴土木、建馆娃、筑姑苏,劳民伤财。西施虽美,却乃亡国之祸矣。”张良道。

张良不愧是张良,天下一等一的谋士。不但能捕捉每一个可以反扑的机会,还能轻而易举的将对手置于难以翻身的境地。紫嫣才暗指刘邦似勾践,张良便立刻暗指,紫嫣就如项羽身边的西施,最终导致亡国的祸水。

亚父也已看到了主座上,项羽阴着的一张脸,他知道紫嫣的话让项羽已有不悦,便向前倾了倾身子,眼神投向项庄所在的位置。

项庄立时明白,该是他上场的时候了。这是亚父在入席前,曾经交代他的:让他今日寻个机会,斩下刘邦头颅。

项庄便端起酒樽,走出座位。

紫嫣知道张良的这一挑拨,她必然不能再说下去,而见项庄已经出座,想着项伯的药力也差不多应该上来了,她便回到了上座。

项庄先是上前对项羽和紫嫣祝酒,一樽饮罢之后,项庄便道:“大王宴请沛公,单饮酒实在没什么意思,就让项庄为大王舞剑助兴吧。”

项庄自幼习武,十岁便开始学剑术,以剑长闻于诸侯。

项羽见项庄很适时机的出来打圆场,面色才有了几分舒展,便朗声道:“好!庄儿之剑术,堪称天下之最!就让诸侯们也都饱饱眼福吧。”

言罢,项羽从腰间解下墨羽剑,抛向项庄:“就赐庄儿用本王这把墨羽宝剑!”

项庄一个腾空跃起,将墨羽剑准确无差地接入手中。

“墨羽剑,因大王威名而名动天下,不如以‘剑’为题,吟诗助兴可好?”紫嫣想以诗歌分散刘邦和张良的注意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