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七章诡异(2 / 2)

  只是在一瞬间,时间暂停。

  思维暂停。

  记忆删除。

  这一份记忆永远消失不见。

  余昀只是好像打了个盹,却完全不记得刚刚经历了什么。

  只知道自己做梦了,而且完成了什么任务,然后才有机会去了解更多。

  。。。

  一个不简单的世界。

  而余昀本体开始有幼时的记忆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挣扎。

  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被这临近毁灭的时候,就会自动重新的周期。

  仿佛有暗手引入。

  但是余昀里里外外,粉碎了五十次,还是不好走不出去。

  而更多的是这样: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们,在生活物质的条件富足了之后,不想给孩子那么艰苦的生存环境,于是便毫无底线的宠溺,这样没有经历过一点风风雨雨的孩子,就算他成年了,也没有成人;就算他身如擎天柱,也只是一个“巨婴”罢了。

  若没有人对你说“不”,给予你严厉的教导,那么传递的肯定与宠溺,只是“巨婴”身体上的膨胀剂。没有拒绝,既包含父辈兄长无休止的不理智的关爱,亦表现在陌生者花言巧语的糖罐与鲜花。光鲜日久,可曾记起“寒泉配食,自命书生”的艰苦卓绝?摒弃思量,也便如《幻夜》中的雅也,在笑语中跌落渊涯,拥抱死亡。

  彼时,心如蟪蛄似朝菌,也无从谈起长大。

  然而,蜜糖毕竟日渐稀少,而“空心人”的发酵,似乎成了另类的“巨婴”,于此万物速朽的流沙时代,繁杂纷器的乱象已逼得人无所适从。众多“先贤”用灯光直射你的双眼,让你在光明中心甘情愿的失明。眼中没有了瞳仁,胸中没有了心灵,不说“不”与拒绝,只是唯唯诺诺的跟从。前行的身影越发坚定。心灵也褪化成非是长类。身躯已然成长,灵魂仍却倒转时光,从青年退回了幼童。一但前人的绳索断裂,“巨婴”们便如戳破的气球。干瘪的身躯掩盖不了羸弱的智藏,成长已如遮风的泡沫,瞬乎破灭。

  而于此,“巨婴”们可曾警醒?可曾清明?

  学会说“不”是一种拒绝,不以鲜花埋葬自己,而是用心灵智藏盈补弱德的空间。那些“巨婴”的身体已被填充剂充塞,何不摈弃自身,另取一盏青灯?刀上舔血臂上刻诗的琪博兄,曾于三刀方洞的时代挥斥方道,何时说过“不”?何人敢对他说“不”?但烟火消散之际,只余诗酒画作。他一定只是在某个灯火阑珊的夜里大彻大悟,被诗歌这盏古灯照亮。于是,拜别大哥,不涉江湖,一卷《大系语》足以崩散人的尿筋。

  生命本该澄澈如水,让孩子在尚未成年人的阶段,能够在欢笑之中成长,在磨练中收获,在鼓励中前进,在学习中踏入新的殿堂。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嘛。现代的我们应该接受的教育中,大家都把教育等同为了成才。而教育是绝不等同于成才这一个粗浅的概念的。能够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在未来的时间里,追寻自己信念的长灯。这样的一种生活的态度,比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打骂更值得孩子去接受。

  作为我们这个人的个体而言,我们自己,才是生活的全部。我想我们这一代或者是所有大的年轻人,在回首过去的时候,想起父母的期许,内心都是有所遗憾的。我们很难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但是我们却真正的在变成那个记忆中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你想活的精彩,活的潇洒,可是日复一日的枯燥的工作压垮了你,磨平了你的棱角。我们都想能够成为的再好一点,为此埋怨父母的不公,埋怨社会的不公。可是,这样虚幻而徒劳的挣扎,又有何用呢?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代,在这种无聊无趣的死循环里,一代又一代。

  。。。

  余昀已经精神有些混乱。

  他不知道自己脑海里为什么多出来这些东西。

  仿佛是无可救药。

  仿佛是有人对他的神魂做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