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安定(1 / 2)





  或许是太久没有读书人来到村落里的缘故,大家对于这个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还是抱有很大的善意。

  知道君子远庖厨,经常有人请他来家中赴宴,为他解决当日的用餐问题。

  而平日里,倘若遇见了这位先生,大都是以礼相待。

  余昀倒是有在这边稍微安顿起来的想法亲,因此,也就积极地融入到这边的村落里。

  整个大夏朝通用的文字,是人世间曾经流行过的小篆。

  虽然在现代已经弃之不用了,不过对于这些经常会查古典籍的修士而言,自然是无比熟悉的。

  因此,当一个教书先生确实是绰绰有余了。

  余昀按照当日规定的十二个时辰,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学生启蒙时间。

  来这边大多都是六岁到十岁之间的孩子,年纪再大一些的就要送往县城里的私塾了,孩子天性就是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散漫的,没有必要强压。

  每日上午九点来到启蒙学堂即可,中午十二点下课,给予休息时间。下午两点开课,四点半就放学。

  而且和正常的大人工作时间相符,也就是逢十休一。

  天气是日常的灰蒙蒙与阴沉,家家户户平日里都会点着灯。

  这里的灯不是电灯,也不是什么油灯,而是孩子们在野外所捉的一种奇特的昆虫。

  这种昆虫名为千牛角,天性温顺,尾部有一个类似于灯一样的东西,只要每天按时喂食,就能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只要将其放在灯罩里,通常这种昆虫一只就能持续一年之久。

  等到即将进入交配季节,就将其放出去,重新捕捉其他的千牛角。

  也是方便的很。

  重新回到了少年时光。

  那时候按时上学,而现在,则是成为了教学的老师。

  “古语有言,思惘则不乱,礼華则不韬。”

  “夏令责,秋令昭,冬令冕,春令荞。”

  《束语》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对于孩子的思想启蒙,另外一部分则是展示大夏朝的律法,从小培养忠于大夏忠于朝廷的思想。

  余昀作为过来人,很容易看出这样的手段。

  不得不说,监天司这招玩的漂亮。

  余昀在这段时间只是一直蛰伏在村落里,住着新盖的茅草屋,添置了一些家具,就只是与孩子为伴。

  孩子的想法总是与成人大相径庭。

  “老师,为什么千牛角会发光呀?”

  “老师,天上的月亮能吃吗?”

  “老师,你为什么不去讨个老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