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秦始皇后第96节(1 / 2)





  但因为一个秦二世,他对这种命名方式格外排斥起来。

  再加上林阡之前提过的一些,诸如皇权必不可能长久之类的话,他更是对这种寄予了自己传承万世祝愿的称号失去了兴趣。

  于是嬴政将激动之时溜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当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其他人却不知道嬴政想法,见他说了一半就住了嘴,且迟迟没有继续的打算,不由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嬴政。

  嬴政注意到朝臣的反应,扯了扯嘴角,道:“寡人近日空闲下来,特意招来诸位公子谈过,”他扫了眼底下满脸错愕的扶苏与将闾几个,“发现他们许是过惯了安宁富庶的好日子,竟无一人有我嬴氏王族险境挣命的血性。寡人决定,自今日起,将所有成年公子派往全国各地,隐姓埋名从小吏做起,日后寡人崩逝,谁的官职高,谁就继承寡人的皇位。”

  嬴政话音刚落,文武百官便惊愕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林阡更是茫然:【你这是打算养蛊吗?不打算让扶苏继位了?】

  第53章 125~128

  ==·分封?·==

  嬴政忍不住看了林阡一眼:养蛊?

  又听到一个全新的词汇。

  他不懂什么叫做蛊,但结合自己方才的决定,大致能猜到这个词的意思是……将一群人丢在一起竞争,然后选出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当做继承人的方式?

  但事实上,嬴政提出这种选择继承人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选择继承人。

  至少,不全是。

  自从拿下齐国后,朝中文武大臣都曾旁敲侧击过以后要如何治理天下。而其中有不少人都隐隐透露出了,希望他能分封功臣的想法。

  嬴政又不傻,怎么可能将好几代秦王兢兢业业经营,强大秦国实力打下的江山分封给其他人?

  嬴政会突然在朝堂上下达这般命令,一则确实对诸位公子不满,但更是还是希望借此告诉所有动了这些心思的大臣——

  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分封,更不要说分封大臣了。

  但总有人被利益迷了眼,看不穿他真正的目的。

  王绾看了眼扶苏等人,犹豫后站了出来:“若陛下真有将诸位公子送到全国各地历练,以挑选最优秀的继承人的想法,其实让他们从小吏做起,并不合理。”

  “若真将诸位公子隐姓埋名送到各地从小吏做起,他们许是在小吏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死,都不一定能得到晋升。除了这些年秦国扩张太快导致缺少了太多官吏,让许多小吏获得了更多额外的晋升机会外,其他时候,寻常小吏想要成为官员,哪怕只是一个县尉、县丞都并不容易。”

  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斯突然抬头,错愕地看着王绾。

  两人这些年一起共事多次,也培养出了一些共事的情分,哪怕看在这些情分上,李斯也希望可以提醒王绾,千万千万不要将剩下的话说出口。

  但他位置在王绾之下,并非王绾对面,在他直面陛下的情况下,李斯即便使眼色也没办法传递给王绾。

  犹豫片刻,李斯低低咳嗽了一声。

  这般严肃的场合,就算只是轻轻咳嗽了一声也过于引人注目了些。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了李斯。

  嬴政更是直勾勾地看了过来,眼底神色意味不明。

  李斯吓了一跳,赶紧垂下了头。

  嬴政这才移开视线:“相国所言极是,所以你可有更好的办法?”

  被李斯一打岔,王绾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他抬头看了嬴政一眼,一时竟不知道是否该将自己原本的打算说出口。

  嬴政看着他:“相国?”

  不少官员朝着他看了过来。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抱着和他一般想法,就等着他开口后附和的官员。

  王绾咽了下口水,半晌还是怀着一腔孤勇开口道:“微臣认为,直接将诸位公子送到各地隐姓埋名地从小吏做起,不如将诸位公子分封各地,到时看诸位公子将各地治理得如何,百姓是否在他们的治理下安居乐业,怎么也比让诸位公子在底层官员的位置上空耗时间来得更恰当也更合适。”

  “而燕、弃、楚、越等旧地位置偏远,中央治理这些地方并不能做到政令通达,将诸位公子分封到这些地方,让他们代陛下治理各地,安抚各地百姓,要远比如今的郡县制更合适。”

  嬴政淡淡扫了王绾一眼,转头看向其他人:“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斯悄悄抬头看了下嬴政脸色,再看对面林阡不以为意的神色,愈发确定了心里的想法。

  但像他这般了解嬴政的大臣,到底是极少数。

  比如从楚国来到秦国任职的几个大臣,博士淳于越等人便纷纷开口附和了王绾的建议。

  “微臣也认为陛下将诸位公子分封到各地,远比让他们隐姓埋名从小吏做起更合适。”

  “让诸位公子治理更偏远的燕、齐、楚、越等地,确实是极好的办法。”

  “陛下分封诸位公子土地,立他们为王,是当前治理燕齐楚越等地最好的办法。”

  ……

  一群官员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大堆,嬴政竟也没有生气。

  其他原本有心思却不敢开口的大臣,如今看其他大臣都这般说了,陛下似乎也并无反对之意,竟也纷纷开口,言谈间甚至已经开始为诸位公子挑选封地。

  比如扶苏生母出身楚国,所以许多大臣都建议将其封到楚地为王;比如公子将闾生母出身赵国,诸位大臣便认为将其分封到赵地更能安抚当地百姓;比如某位公子与燕国颇有渊源,朝臣便建议将其分封到燕地,这样更能让燕地百姓安心;比如……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分封上面,嬴政之前提出的“将诸位公子隐姓埋名送到各地从小吏开始做起”的想法,竟是完全被人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