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秦始皇后第78节(1 / 2)





  李信非常赞同:“虽然我们之前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特意命士兵们带上了足够的衣物,但那些衣物可不能抵御大雪这样的严寒天气。若不找到一座城池进行补给,别到时候士兵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反倒被冻死在了兵营。”

  王翦无奈:“平舆聚集了楚国当前能调遣的所有军队,一旦我们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楚国其他城池,你信不信项燕立刻就会带兵从平舆城出来?”

  而且楚国与秦国不同,秦国全国能派到前线的也就是八十多万兵力而已,但平舆的这四十多万士兵完全不是楚国的全部——

  楚国内部效仿周朝实行分封制,内部大小贵族林立,各个拥兵自重。

  即便排除了平舆的这些士兵,其他城市也未必没有足够守城的兵力。

  而众所周知,打守城战,守城的一方并不需要太多兵力。

  至少不需要几十万兵力。

  将秦国的八十万兵力分作两支队伍,一支驻守平舆,一支进攻其他城市,这中间消耗的时间未必能比集中兵力直接拿下平舆更快。

  李信与蒙恬对视一眼,眼里俱是无畏。

  李信直接提议:“既如此,那王将军我们直接派兵攻城吧!”

  王翦点头:“正有此意!”

  只是一旦开始打攻城战,秦国士兵的伤亡率就没办法保证了。

  这都快过年了……

  王翦看了眼大门的方向,心里无奈得很:怎么这么早就下起雪来了呢?但凡晚一个月……

  可战场局势本就瞬息之间就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只是出现异常天气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这种意外天气影响的是秦楚两方,而不仅仅只是秦军。

  王翦等人派人传下消息,命所有人夜间好好休息,准备好明日的攻城之战。

  不只是王翦,项燕也下达了相似的命令。

  所有人都等着明日的交锋。

  但让人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那雪就下得越来越大了。

  好些士兵睡觉睡到一半,直接被冻醒。

  更有一些士兵没能及时醒过来,次日一早就被同伴发现已经发起了高热。

  虽然没人因此丢命,但……

  看着全军上下近乎病倒了一半的士兵,王翦与蒙恬李信三人只能无奈放弃攻城的计划。

  楚国士兵也没比秦国士兵好多少,他们生病的比例甚至比秦军更大——

  别的不说,秦军至少在抵达平舆之后的这段时间一直好吃好喝地休养,以便适应当地的气候与水土,避免发生水土不服等情况,再加上有八十万兵力的夸张数量加持,秦军从不担心此战会失败,是以个个心大得很,身体与精神面貌养得极好,气温骤降后虽然也有人生病,但都不算严重。

  楚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之前就打了两场败仗,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却也极大地打击了楚军士气;之后又日复一日地看着秦军跟出游似的悠闲生活,己方却不得不时刻戒备,以防秦军突然袭击,精神状态早就濒临崩溃。

  如今气温骤降,楚国士兵瞬间倒下了一大片。

  除了楚国士兵自己身体与精神状况都堪忧外,楚军还比秦军多了一个意外因素——

  城中的老百姓。

  楚国的百姓可比不得秦国,楚国贵族的生活有多滋润,老百姓的生活就有多凄惨。

  而生活凄惨,身体状况自然就差。

  他们不但在气温骤降后迅速生病,之后还毫无挽救的措施——

  家中没有多余的衣服,也没有余钱买药。

  而大部分感冒都具有传染性,老百姓的病情还比士兵更严重,许多病死之人的尸体随意被扔在街道上无人理睬,于是乎……

  部分士兵没被骤降的气温打倒,反被同僚与百姓传染了。

  更可怕的是,这还只是开始。

  当晚气温骤降后,次日就出了大太阳,雪化的时候带来了更低的气温,当天傍晚时分,天空则又一次簌簌落雪,气温还随着雪花的飘落而再一次降低……

  秦国士兵还好,白天雪化的时候太冷,他们为了取暖,在征求了王翦等人的同意后便三五成群地冲进山林,砍回来了不少柴火,勉强可以抵御再一次降低的气温;楚国士兵却被困在城中,连取暖的柴火都找不到,好些士兵为了取暖,不顾军令地冲进了百姓家中抢夺。

  这种情况下,还打什么仗?

  秦楚两国军队自保都还来不及呢,只能休战。

  ……

  王翦立刻派兵给咸阳去了信,陈明平舆情况后,提出希望得到更多御寒衣物被褥的要求。

  他以为,这样的极端天气就算不是偶然,应该也只有楚国部分地区遭了灾。所以向咸阳求助,必然可以得到帮助,而且不会影响到百姓生活。

  可事实却是,咸阳也在下雪。

  不止咸阳,整个秦国的所有郡县都在下雪。

  平舆气候比咸阳更暖和都下了那么大的雪,秦国境内的大部分郡县情况只会比平舆更糟糕。

  而其中雪灾最严重的,还是刚拿下不久的燕地——

  燕国本就是所有诸侯国中方位最靠近北边的国家,冬天一直比其他国家更冷,如今气温骤降,辽东那边几乎当天就飘起了鹅毛大雪。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国内根本不可能给予前线太多支持。